法律教室

詐欺與違約的差異在哪裡?一文看懂法律界限
作者: 陳仲豪律師 2023 Oct 2
按照最高法院的標準,倘債務不履行的態樣不屬於「履約詐欺」或是「締約詐欺」的情形,就是單純的債務不履行而不會成立詐欺取財(得利)罪,晚近多數法院亦多採納此一見解。
房屋買賣遇到漏水爭議該怎麼處理?
作者: 陳仲豪律師 2022 Aug 22
本文認為,雖按民法關於買賣瑕疵擔保之規定,並非強行規定,當事人得以特約免除、限制或加重之,基於契約自由原則,當事人關於瑕疵擔保責任,另有特約者,原則上自應從其特約。然而為保障交易安全及公平性,且買方在經驗上及協商地位上通常較不如賣方及房屋仲介,多數情形恐無法知悉上開特約之效力,除可證明買方確實知悉之效力或以此做為交換條件者,應認為上開特約有顯失公平而不生效力。
企業刊登促銷廣告應注意事項:法律規範與實務解析
作者: 陳仲豪律師 2021 Dec 18
促銷廣告仍應符合民法、消費者保護法及公平交易法等規範,包含確保廣告真實履行、對於足以影響消費者交易決定之重要交易限制條件應充分揭示,避免以不當版面編排及呈現方式造成消費者誤認,以及不得為虛偽不實或引人錯誤之表示或表徵。
網頁上商品標錯價怎麼辦?商家與消費者必知的處理方法
作者: 陳仲豪律師 2021 Jul 3
對於店家在網頁上標價錯誤而在消費者發現後下單,店家是否必須依約履行或賠償,需綜合判斷網站有無保留締約的權利、錯誤之價格與原價間是否差距過大、消費者有無異常下單、是否願意接受合理補償等情形,除了店家應注意網頁上的標價外,也提醒消費者不要貪小便宜惡意下單,以免遭法院判決敗訴反而得不償失。
作者: 陳仲豪律師 2021 Jun 26
網購業者對於其所保存之消費者個資,依個資法第27條之規定,應採行適當之安全措施,防止個人資料被竊取、竄改、毀損、滅失或洩漏,而違反上述規定致消費者個資遭不法蒐集、處理、利用或其他侵害權利之情形時,應負損害賠償責任。最常見的類型便是個資遭詐騙集團盜取後,再藉著正確的資料使消費者因此受騙匯款
網購商品可以退貨嗎?消費者保護法猶豫期間的規定解析
作者: 陳仲豪律師 2021 Jun 21
【猶豫期間】,是依據消保法第19條第1項規定:「通訊交易或訪問交易支消費者,得於收受商品或接受服務後七日內,以退回商品或書面通知方式解除契約,無須說明理由及負擔任何費用或對價。」也就是消費者在非實體商店的消費,消費者可以在收到商品或接受服務後一定時間內,享有任意解約退貨的權利。
Two-story house with blue siding, gray roof, garage, and front door, set against a colorful sunset sky.
作者: 陳仲豪律師 2021 Jun 1
有關預售屋買賣糾紛,除應注意消費者保護法的規定,內政部也公布了預售屋買賣契約書範本與預售屋買賣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做為規範之用,藉此保障消費者購屋之權益。
Two-story house with blue-gray siding, gray garage doors, and a dark roof at dusk; trees in the front yard.
作者: 陳仲豪律師 2021 Apr 26
預售屋買賣,往往是建設公司銷售予不特定多數的社會大眾,因此預售屋買賣契約大多為建設公司預擬的定型化契約,常見的爭議例如廣告不實、審閱期、逾期完工、施工瑕疵認定等。
販售醫用口罩會違反藥事法
作者: 陳仲豪律師 2020 Oct 5
依據藥事法第4條規定,所謂藥物是指藥品及醫療器材,而液態OK繃、體脂計、隱形眼鏡乃至於醫療用口罩則是被歸類於「醫療器材」,依據藥事法的規定,需具有藥商資格者才可以販售藥物,而依同法第27條規定,凡申請為藥商者,應申請直轄市或縣(市)衛生主管機關核准登記,繳納執照費,領得許可執照後,方准營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