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父異母(同母異父)的親子、兄弟姊妹也有繼承權嗎?

林雪鳳代書 • 2021 Aug 4
網頁上商品標錯價

 

目錄

 

 

「同父異母」或「同母異父」的兄弟姊妹,也是法律上的兄弟姊妹。發生繼承時,如果在前面順序的繼承人都不要或無法繼承時,半血緣的兄弟姊妹之間是有繼承權。

 

一、前言

現代人男女關係趨於開放,或是離異又再婚的比例不低,造成小孩是同父異母(同母異父)的情形越來越多。同母異父或同父異母的兄弟姊妹之間的關係,稱為半血緣。半血緣的家庭中,異父或異母過世,小孩是否有繼承權?兄弟姊妹間是否有繼承權?

二、同父異母(同母異父)之情況下,小孩對於異母(異父)是否有繼承權?

根據我國《民法》第1138條規定:「遺產繼承人,除配偶外,依下列順序定之:一、直系血親卑親屬。二、父母。三、兄弟姊妹。四、祖父母。」繼承,要依照這個順序跟配偶一起繼承。民法規定第一順位繼承人是直系「血親」卑親屬,原則上就是只有對有血緣關係的父親或母親才有繼承權,因此「異母」(異父)過世時,與「異母」(異父)沒有親生血緣的子女是沒有繼承權的。「收養」是例外,若有收養關係,與親生子女的地位相同,就有繼承權。辦理繼承時,應查詢戶政登記資料上顯示父、母為何人判斷有無繼承權。

三、半血緣的兄弟姊妹間,有無繼承權?

依前述規定,第三順位繼承人是「兄弟姊妹」,但並沒有區分半血緣而有所不同。所以「同父異母」或「同母異父」的兄弟姊妹,也是法律上的兄弟姊妹。發生繼承時,如果在前面順序的繼承人都不要或無法繼承時,半血緣的兄弟姊妹之間是有繼承權的。


半血緣的兄弟姊妹,關係融洽有之,勢如水火有之,有的老死不相往來,也不會清楚對方的狀況。雖然我國繼承制度已修改為直接採「限定繼承」,但往生者之債權人還是有可能將繼承人告上法院,只是法院判決會載明繼承人在繼承多少遺產範圍內負多少債務而已,還是造成困擾跟紛爭。因此,若半血緣的兄弟姊妹往生,千萬別以為沒有繼承關係,若知悉對方負債大於資產,建議宜在三個月內辦理拋棄繼承。輕忽之結果,或許會讓自己跑法院多年。


相反的,若評估自己或許在有生之年都不會有子嗣,或許也不會有配偶,又不願意讓半血緣之手足繼承自己身後所留之遺產,建議應於生前做好資產配置,或是預立遺囑,做好遺贈或是遺囑信託的規劃(半血緣之手足仍有特留分的問題),讓遺產之分配盡可能符合自己生前之意志。


最新文章

雇主可否與勞工約定最低服務年資?
作者: 陳仲豪律師 2025 Nov 8
雇主若在勞動契約中與勞工訂有最低服務年限之約款,應符合勞基法第15條之1所訂必要性及合理性之要求,否則依同條第3項規定,其約定無效,然即便約款有效,勞工亦可提出離職,但須負擔違約之責任(例如給付違約金及償還訓練費用),在個案中,法院仍會考量違約之情形(例如違約金過高、服務時間已接近最低年限等)而酌減違約金,勞雇雙方在訂立及簽署勞動契約時,應多加審酌。
臺北市東區家庭照顧者支持中心】長照法保~讓照顧更有保障:法律篇 講座
作者: 品信法律事務所 2025 Oct 18
10/18陳仲豪律師受邀參與「臺北市東區家庭照顧者支持中心」在臺北市南港老人服務暨日間照顧中心的演講,演講主題為「長照法保~讓照顧更有保障:法律篇」 現場來了20幾位家庭照顧者,想更加瞭解輔助宣告者的財產如何提早分配或相關議題,以及了解關於失智家長在失去行為能力後該如何成為他們的發聲者代為處理法律事務,還有提問關於請外籍看護如有惡意怠工情形,雇主有什麼方式可以保障雇主等相關問題。 步入高齡化社會,長照衍生出很多的法律議題,希望這場演講可以對辛勞的家庭照顧者有所收穫😊
生父能否起訴確認他人間婚生關係?|最高法院112年度台上字第2679號民事判決
作者: 陳仲豪律師 2025 Oct 7
依民法第1063條第1項規定受婚生推定之子女,其否認婚生推定之訴訟僅得由夫妻之一方(即甲女或乙男)、子女本人(即丁男)提起,如有繼承權受侵害者,亦得依家事事件法第64條提起婚生否認之訴。最高法院於本件判決中除重申婚生否認之訴原告當事人適格問題,也闡釋在婚生關係存在時,生父亦無法透過確認親子關係不存在之訴達到推翻婚生推定之目的。